开栏语:
近日,集团公司在全系统组织开展“聚焦‘三个全面’ 我要做什么”大讨论,微电子院党委高度重视、迅速部署,微电子院各单位各部门围绕“全面创新、全面转型、全面改革”,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要求,聚焦科研主责主业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深入开展学习研讨,进一步明确全面创新的重点方向、全面转型的关键任务、全面改革的发力举措,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位、把责任落实到岗、把举措落细到事。即日起,微电子院公众号将开设“聚焦‘三个全面’,我要做什么”专栏,集中展示各部门、各团队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思考成果和实践行动,营造良好氛围,为推动微电子院“十四五”任务落实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。
人力资源部
按照微电子院统一部署,结合近期前往中车集团株洲所调研学习情况,人力资源部组织召开“三个全面”研讨暨专题学习会,部门员工分享了各自撰写的关于“聚焦‘三个全面’我要做什么”的研讨报告。通过研讨,人力资源部将从根本上系统审视人力资源工作体系,系统认知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工作,进行管理提升并全面服务于微电子院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分类实施人才招聘
实行高层次人才“一人一策”,提升行业影响力;常态化招聘项目总师、技术总监、项目经理等关键岗位,补齐技术与管理短板;推动“倍增计划”校园招聘,落实集团“白名单”制度;系统评估“人才飞地”建设成效;建立劳务外包机制,加快一线技能人员招聘,增强队伍弹性与稳定性。
二、持续改进薪酬激励
完善与增量收益挂钩的工资总额机制,推行“一部一策”,聚焦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;推动“天使基金”激励机制,强化责权利统一与长期价值创造;优化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,突出业绩贡献;健全专项绩效考核与兑现机制,激发干部员工内在动力。
三、人才培养立体多维
落实中国兵器科学家计划,实施“一人一策”重点培养;推进“工程+人才”融合机制与工程硕博士改革试点;深化“3+1”特色班订单式培养,强化实操考核;实施技能人才“提质工程”,依托竞赛带动培训,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“塔基”。
四、考核引导人才使用
健全带头人“目标-考核-评价”机制,推行“共性+个性”指标考核;优化职级体系,推动绩效贡献与晋升挂钩;强化“末等调整”和“不胜任退出”机制,推进考核结果与岗位调整、薪酬分配联动,释放绩效考核指挥棒效应,激发全员活力。
五、系统推进确保实效
把“三个全面”要求贯穿人才管理全过程,在引进、培养、分配等环节突出创新导向;系统梳理并优化人力资源流程,对标先进企业,重塑“入口—成长—激励”全链条;推动业务量化管理,提升数据决策能力;强化跨部门协同考核,增强考核精准度与执行力。
物资采购中心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开篇谋划之年,各项“军令状”项目时间紧任务重,对采购效率和合规管理提出双重挑战。为全面落实集团公司“1369”工作部署,在学习中车集团株洲所调研报告的基础上,物资采购中心结合工作实际,在落实“三个全面”的路径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思考。
一、创新管理方式方法,提升采购效率
高效服务研发与生产,是采购工作的重中之重。要跳出“加班加点”的传统路径,向机制创新要效能:一是加快推进多法人一体化采购信息共享,推动统谈分签、库存互通、价格透明,实现资源整合提效;二是协同银行创新“快易付”模式,缓解小型供应商资金压力,保障交付稳定;三是扩大框架协议应用范围,在硅片、器件等基础上,逐步覆盖化学试剂、特气、浆料等品类,实现“一次比价、全年受益”。
二、加快角色定位转型,加强系统思维
当前采购仍处于供应链的执行末端,需向前后延伸职能,实现闭环管理:一是向需求端靠拢,主动掌握交货周期并反馈计划,协助需求部门提前布局,减少拖期风险;二是向销售端延伸,从供应商处挖掘产业链信息,助力市场拓展;三是深化“物美价廉”理念,建立物料使用反馈机制,杜绝“低价低质”,真正实现“好用、耐用、合用”。
三、业务导向改革,提升保障能力
物资采购中心将“执行”作为关键词,聚焦提升保障质量与降本增效能力:一是推动绩效考核改革,量化节本指标并实施月度激励;二是优化人员分工,重大项目实行专人对接、精准保障;三是加强对子公司的制度指导与合规监督,推动其尽快建立健全采购管理体系;四是压实安全责任,持续推进危化品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,落实分级管控与专项检查,保障采购全流程安全有序。
运维保障部
为全面落实集团公司“1369”工作部署,对标对表中车株洲所先进经验,运维保障部聚焦“三个全面”工作主线,梳理全面创新的重点、全面转型的任务、全面改革的举措,形成以下几点措施:
一、全面创新:强化技术赋能,提升保障能力
围绕动力系统运维协同、智能化升级和技术队伍建设,推动保障能力提质增效。加强“一院N所”协同运作,推动能源采购、备品管理等共性资源统筹共享,提升运行效率。引入物联网与AI技术,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,减少故障停机。鼓励基层开展“五小创新”,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节能降耗与工艺优化攻关。联合高校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,推广经验互学、标杆评选,打造高水平技术队伍,为微电子院构建智慧厂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。
二、全面改革:优化厂务系统管理体系,激发发展活力
持续深化厂务系统管理改革,完善流程机制、强化绩效激励,提升服务效能。建立能源成本中心制度,精细核算运行成本;推进TPM 3.0与AR技术融合,实现智能点检与快速响应。推广“拉条挂账+双五归零”机制,强化问题闭环整改。依托数字平台构建能耗监测与预警系统,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。通过“质量曝光台”“安全警示日”等机制增强整改压力,同时探索“责任地图”模式,明确职责分工,提升管理穿透力。
三、全面转型:智慧赋能,创造价值
聚焦“智慧厂务”转型方向,短期内通过自动化与数字化提升保障效率。长期规划以事业部制、公司化运作为目标,推动运维保障从“后勤支撑”向“增值服务”升级。构建“基础服务+高附加值服务”双轮驱动模式,拓展智能厂务、节能改造等市场化业务;逐步组建专业团队,形成能源管理、智能运维、工程实施等业务板块,打造面向集团内外的高效厂务运营体系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。